前言:
现在提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人内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并且感到十分亲切,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子弟兵”。
在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不仅象征着我党进入到了新时期,也标志着我国一支为国为民的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
然而大众熟知的“解放军”这个叫法直到1948年才正式确立,但早在1944年,刘少奇就已经向中央提出过把军队改名的意见,但是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又有哪些考量呢?
展开剩余90%我军各种称呼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我们的军队也随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苦难与挫折中成长起来,因此军队的称号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1924年时,中共广东区委就建立起一支只有一百多人的“铁甲车队”,后来又扩编为叶挺独立团,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所以这支队伍虽被我党领导并不断扩充,但在名义上还是归属于国民革命军。
直到发生了大家熟知的南昌起义后,三万余人的北伐军才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来又逐渐与其他革命武装部队参照苏俄红军的模式演变为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侵华战争,东三省迅速沦陷,我党为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便在1933年把位于东北的红三十二军和其他分散的抗日游击队一并改编称为人民革命军,后面又改名为抗日联军,这个称号在1935年时也被提议应用于全国。
直到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国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暂时放弃了“剿共”的政策,但是却还是不愿意用平等姿态来合作,拒绝“联军”的形式,只允许把红军队伍编入到国民革命军中,这显然是把我党放到了附属地位。
但是我党考虑到双方实力悬殊,再加上抗日救国迫在眉睫,所以只好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也就是之后在抗日战场上威名远扬的“八路军”,虽然国民党很快要求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但并没有实现大规模变动。
之后又把江西、浙江等南方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为中国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这时我党将士们都不得不换上了国民党军队的装束,暂时收起了自己红五星帽子。
然而国共合作却也摩擦不断,经常出现作战规划的分歧,国民党中的顽固派也一直没有放下对我党的仇视情绪,再加上日德的劝降,英美的拉拢,蒋介石最终于1941年发动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
下令解散“新四军”,并把其定性为“叛军”,中共中央则命令继续沿用新四军的称号,因为这样才能更放开手脚的来反击国军,减少了许多舆论攻势。而这次事变也给我军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了共产党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
刘少奇提出“解放军”的称号,毛主席为何“反对”?
后来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如强弩之末,渐渐力不从心了起来,我党我军优势不断显现,此时我们所建立的根据地也都统称为解放区,并把新四军、八路军等所有我党领导的军队统称为“解放区军队”。
眼看胜利在即,1944年,中央针对军队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等到抗日战争结束,我军是否要与国民革命军切割”
对此,刘少奇率先表示“必须要切割”,并指出应该把我党领导的所有军队全部改名,统称为“解放军”,因为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全国。
刘少奇还难掩愤怒的说:“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我们与国军打了整整十年!我们的将士们被国军残害了多少!”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大部分人员的支持,凭借蒋介石的作风,等到日军一投降,他必然会动起歪心思,我军也很有可能真正被划入到国民革命军。
所以大家纷纷同意现在改名的计划,但是毛主席却一直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在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后,毛主席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在抗日战争正式胜利前,我们还要不要和国民党继续合作?”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一致的,面对外敌,自然要举国一心。
第二个问题:“大家还记得皖南事变吗?”
此问一出,大家或愤怒或沉默,在这场事变中国民党不仅残害俘虏了我党的众多将士,而且还倒打一耙,给我军扣上“叛军”的帽子,所以有了这个教训,如果我军在一切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就贸然脱离出国民革命军的队伍中,恐怕会造成一种不可控的局面,甚至会影响战争走向。
况且如此一来我军也会落下话柄,国民党也一定会借此机会继续向我们泼脏水,扣帽子,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我们身上。
所以毛主席此时提出反对意见,并非是反对改名字,而是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正式更名“解放军”:
虽然这项提议未通过,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开始抓紧抢夺胜利果实,此时毛主席认为形势已经发展到了“日寇投降,内战临近”,便下决心要与国民党决裂。
所以在一些命令中也就出现了“解放军”的字眼,而这一称呼也在党内军中开始陆续使用起来,只不过当时形势还不明朗,所以也是各种称号混用,也没有就此确定要统称“解放军”。
后来毛主席又与蒋介石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并且签署了《双十协定》,这一和谈在当时看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为了表示我方的诚意,毛主席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也决定停用了“解放军”的称号,继续恢复八路军、新四军等名称。
然而蒋介石却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一意孤行的发起了“内战”,随着1947年国军攻占延安,意味着国共最终决裂。
于是在3月下旬时,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宣布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名义来发布命令,这也向全中国表示了我党应战的目的是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
蒋介石反叛在先,所以我军更名,国民党也说不出什么,国内人民也知道谁才是破坏和平的一方。
但是由于战局不稳,所以我国一些地区的军队民众还没有完全改变军队称呼,直到1947年末,1948年初,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我军优势地位显现,于是东北地区的民主联军也改称为解放军,我党军队得到进一步壮大与统一。
彭德怀与罗荣桓等将领都纷纷提出改名的诉求,而毛主席也认为时机已到,便向全国宣布,军队正式更名为“人民解放军”,在这样的统一旗帜下,我党全军部队也很快获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结语:
“人民解放军”的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人民大众最为熟悉的称号,在那个被黑夜笼罩的年代,数以亿计的苦难人民渴望着一支解救者般的军队来解放他们。
顺应这样的时势,在抗战胜利的日子里,“解放军”的称号应运而生,给当时的人们带去了曙光。
而直到现在,解放军也仍然是国人心中的“保护神”,他们默默守卫着我们的安全,守护着家国的安定。
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令我们敬佩,党内将士们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令我们动容,中国人民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发布于:天津市